百战归来再读书|“刑辩菁英高级研修班”第二期课程圆满结束

2024-11-20 14:03:03 来源: 浏览:5392

2024年11月16日,省律协“刑辩菁英高级研修班”第二期课程如期举行。培训学员和不少旁听律师凌晨从地市出发赶到郑州参加培训,省律协三个报告厅依旧座无虚席。

上午9时,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志教授以《共同犯罪司法认定的疑难问题》为题,就“共犯概述”“共犯本质的学说对立”“共同犯罪认定方法”“共犯与正犯的区分”“间接正犯”“中立帮助行为”“教唆犯可罚依据”“过失共犯”“承继共犯”“共谋共同正犯”“共犯脱离”“共犯与错误”十二个共同犯罪理论的关键问题作了梳理和介绍。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的深水区,王教授结合实务案例、理论争点、影视剧桥段深入浅出介绍了各种理论学说在实务中的运用,活泼有趣、生动形象,赢得听课学员经久不息的掌声。

经过短暂的休息,中午1时,全体学员入场观摩2021年重庆市检律模拟庭审视频资料。这段视频资料选取自一起真实的交通肇事案件,检察官与律师激烈交锋和精彩辩论,既有观赏价值,也凸显了庭审实战功能,给学员带来一场生动的实践课。

下午3时,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袁小刚法官以《刑事审判方法系统论》为题作专题讲座。袁法官开场提出,刑事审判工作讲究一个“情”字,审查证据、认定事实要依靠“常识常法常情”,适用法律离不开“国法天理人情”。他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刑事审判工作经验,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证据审查与事实认定时常用的四个规则:双重审查规则、印证规则、经验法则、排除合理怀疑规则,并通过一个个翔实生动的案例,详细阐述上述规则在不同场域的运用。袁法官强调,司法实务工作要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结合我们的国情社情,争取三个效果的统一。最后,袁法官寄语律师学员,希望大家不断提高辩护能力,作“有效辩护”、“理性辩护”、“高超辩护”,在此基础上,共同努力形成律师和法官良性互动、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

袁法官全程脱稿完成连续三个多小时的授课,随时根据讲述内容穿插播放视听资料,授课语言生动幽默,时时与律师互动,报告厅不时爆发出掌声、笑声,这场别开生面的培训刷新了律师对法官的刻板认知,极大地提升了律师对刑事辩护专业化的信心。伴随着全体律师热烈的掌声,袁法官结束了授课,第二期培训也圆满结束。

刑辩菁英班第三期课程将于2024年11月23日举行。

  • 0371-53385618

  •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龙子湖街道龙子湖木华广场3号楼B座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