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法援路 情洒高原阳光行—— 记“1+1”行动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李爱萍

2022-06-09 16:49:28 来源: 浏览:14641

“我从小对于青藏高原就有一种热切情结,考虑自己多年的律师职业生涯,想来到高原,实实在在为当地法律做一些实事。”“1+1”行动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李爱萍谈到自己的法援路时深情地说。河南奥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爱萍,经司法部培训后,几经辗转,于2021年7月来到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成为了一名“1+1”法律援助律师。为了法援梦,她放弃了中原地区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告别80岁的老母亲和家中的亲人,来到这个神秘又陌生的地方。
李爱萍律师在北京参加2021年“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启动仪式
尽管有着充足的心理准备,但是来了之后,她还是被当地恶劣的气候环境惊呆了。四月份水管没解冻没有水,五月份还会大雪纷飞。县城之外的道路坑坑洼洼,甚至江面上所谓的桥是四根木头。自幼生活在中原的她,来到海拔3660米的青藏高原,头晕、头痛、恶心,各种高原反应症状都出现了……面对困境,她没有打退堂鼓,而是鼓起勇气,下定决心,无论多么艰难,都一定要用优秀的工作,来弥补条件的不足。她就是凭着一种为当地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坚定决心和执着信念。在艰苦的环境中,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法律援助之路。
李爱萍律师奔赴到牧区下乡路途之中
克服困难 立足岗位 致力为当地办实事
截至目前,李爱萍律师9个月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4件,其中民事58件、刑事8件、非诉案件8件,另外法院值班调解社会矛盾32起,检察院值班认罪认罚36起。法援期间她热情的态度、精湛的业务能力、一心为工作的奉献精神,受到了服务地司法局领导、同事和当事人的一致称赞。
李爱萍律师接待农民工咨询
鉴于当地司法局只有她一名律师的实际情况,每天上班开门,前来咨询的当事人都是满满一屋子。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她始终保持微笑,借助翻译,耐心倾听当事人的陈述,到了饭点,她依然耐心讲解,代写案件材料,直到当事人听懂、满意为止。很多次错过饭点,她只能吃泡面,或者吃一些自己煮不熟的面条。为了排解当事人地界纠纷,她不顾道路崎岖坎坷,坐车和当事人前往。道路被大雨冲坏,她就步行十余公里,来到现场,亲自参与丈量,成功为当事人化解矛盾纠纷。平均每个月,她都要接待解答200多个当事人的咨询。为了办案方便,她自费5000元,把自己的汽车托运过来。
李爱萍律师下乡现场勘察丈量土地
2019年7月,囊谦县白扎乡某某村三十九户牧民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牲畜死亡保险。在保险期限内,三十九户牧民家里投保的牦牛因冻死、狼害等原因死亡。保险公司向牧民赔付了部分损失,剩余一百多头牦牛拒不赔付,保险公司拒赔的理由是过了诉讼时效和自己单位法定代表人变更了。接受委托后,考虑到案件涉及到的当事人人数众多,社会影响大等因素,她给保险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该案的保险业务员讲解了诉讼时效的问题,在法院开庭前,保险公司完全接受了律师的意见,和三十九户牧民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保险公司同意向三十九户牧民赔付死亡牦牛损失数十万元,三十九户牧民历经两年多的牦牛死亡赔付案件圆满画上了句号。事后,牧民感动地说:“李律师是把我们牧民当成亲人,把牧民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才会有这样贴心的法律服务。”
李爱萍律师接待39位牧民处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
法治讲座 培养新人 促进当地法治建设
法律进校园、法律进社区、法律进机关……她的多场讲座,引起人们对法律的关注。每一场讲座,她都费劲心血,一丝不苟,让法律深入人心。应当地人社局、国土局等单位部门邀请,她积极开展多场法治讲座,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即兴宣讲解读、帮助单位执法人员树立法治观念,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执法,收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当地电视台多次对李爱萍律师的法治讲座做了通讯报道。每天,她都会在司法局所辖的几个乡镇工作群里普法,发法律知识的链接。她说:“法治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法律意识深入人心。”
李爱萍律师在给州、县两级领导汇报重大疑难案件的进展情况
囊谦县的法律援助中心有四位法律工作者,为了培训帮扶法律服务新人,她不仅热情地为他们解答各种疑难问题,还定期召开法律研讨会,提升人员的综合素养。在她的带动下,法援中心的各位同事,小到法律文书书写格式规范,大到对法律问题的认识深度,大家都有了很大地提高。
因为一起草山使用权问题,两个乡镇多年一直存在纠纷和争执,接到咨询后,她多方查阅资料,多次实地考察,询问多名当事人有关情况,最后结合县政府和国土局的意见,给出中肯的让大家信服的法律意见。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多起,她不分分内分外,总是积极参与。参与县政府多起重大疑难上访案件研讨,为当地政府出谋划策,并指导县国土局、综合执法局、人力资源局等多家行政执法单位的行政执法。她说:“做好法律服务,就是为当地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精益求精 攻坚克难 体现法律人本思想
2021年12月,囊谦县法律援助中心来了一位青海海西州在囊谦县打工的农民工马某。他在工地做外墙粉刷工作,老板规定马某每月工资数额,但老板不守诚信,一直拖欠工资不予支付,而马某手中连用工合同、欠条等基本证据都没有。面对弱势群体,李爱萍律师一方面指导当事人主动搜集证据,另一方面考虑到当事人在此等候打官司的生活成本太高,就让其先回老家,律师往法院办理案件的相关诉讼事宜。开庭前,再次给老板东某讲解法律有关规定,并拿出马某向老板东某讨要工资的电话录音,马某看到自己再也无法耍赖,同意向当事人马某支付工资15233元。李律师对当事人说:“以后要长个心眼,不管去哪里打工,必要的劳动合同或者用工协议必须有,不然连讨薪的基本证据都没有。”看着律师帮自己讨回的工资后,当事人留下了激动地眼泪。
受援人马某赠送锦旗
2021年的一天,一个刚满18岁的小姑娘抱着刚满月婴儿来到法援中心,她称一年前通过网络认识当地的一个男子,两人建立恋爱关系。后来发现自己怀孕,对方家里人不认可接纳她。无奈尕某只得在自己家里孕育孩子,现在没有经济能力抚养自己的女儿,要求对方承担女儿的抚养费。接受该案件后,李爱萍律师给被告讲解他有抚养非婚生子女的义务等相关法律规定。对方系文盲,固执地认为,双方没结婚,就不用支付非婚生子女的抚养费。通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程序,最后法庭当庭宣判,被告俄某依法承担孩子的抚养费,每年3672元至十八周岁。民法典关于非婚生子女的抚养问题是明确的,但服务地很多牧民认识汉字不多,双语不通,知法懂法不足。李爱萍律师认为,法治的根本在于全面守法,基层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必须坚持落实到基层的理念。厉行法治,必须普法先行。她通过悬挂横幅,播放法治宣传片,发放普法读物、法治宣传品、法律法规宣传资料等形式,给牧民群众宣传普及法律常识,提高法律意识。
李爱萍律师开展法治宣传发放宣传资料
无微不至 人文关怀 增强志愿服务信心
李爱萍律师刚到囊谦县,就受到了服务地司法局的热情接待。从局长到同事,从饮食起居到生活习惯,他们都给李爱萍律师给予帮助和关心。司法局巴丁索南局长亲自来到李爱萍律师的办公室和宿舍查看,询问她有无高原反应等不适症状。看到她的床铺有些单薄,巴局长亲自联系帮助购买了厚厚的被褥,并为她购买了电暖器等取暖设备。县司法局又专门为她的宿舍定制了衣柜、橱柜等生活用品,让她住得温暖、住得宽敞方便。同事们对李爱萍律师都很敬重,看到她有困难总是伸出援手,对她照顾地无微不至。2022年春节李律师返岗后,青海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多次询问她的工作、生活情况,得知“因气候寒冷水管被冻,生活用水无法正常使用,正常取暖无法正常运行”等困难时,第一时间与县司法局局长、法律援助中心联系,帮助解决系列生活问题。省司法厅考虑囊谦县海拔高、当地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多等现实情况,期间多次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问候和关心,鼓励她积极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为推动当地法治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李爱萍律师深情地说:“虽然这里条件有些艰苦,但是青海省司法厅、服务地司法局领导的关怀让我感到格外温暖。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关心,当地群众的信任,成了我为法援事业做更多贡献的强大动力。”
一年的时间匆匆而过,她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不良影响,克服语言不通等障碍,和同事、当事人打成一片,对当地的风土民情有了更深的了解,增强了为群众服务的信心。作为一名法律援助律师,她秉承法律初心,撒播阳光法治,在囊谦这块陌生又神秘的土地上,她静静撒播法律和爱的种子,在为群众无私的法律援助服务中,受到了当地领导、同事和当事人的高度赞誉。她深知,自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做为一名火炬手,艰难又快乐地把“1+1”法律援助的火炬又送上一程。《法律援助法》实施以来,在青海囊谦这样的偏远地区,法律援助的温暖已普惠广大群众。她深信,法律援助的平台和前景将会更加宽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也会不断增强,法律援助之路有多长,人们的幸福生活之路就会有多远。
  • 0371-53385618

  •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龙子湖街道龙子湖木华广场3号楼B座18楼